楼主: 风清扬

[读写] 浅阅读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万首絶句选卷六  七言四

杜牧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江南春
千里莺啼緑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赤壁
折戟沈沙鐡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  遣懐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繊细掌中情。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  山行
逺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懐吴中冯秀才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计邮程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杜牧  七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窓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絶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  夕阳楼
花明栁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温庭筠  题分水岭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温庭筠  鄠杜郊居
槿篱芳援近樵家。垄麦青青一径斜。寂寞游人寒食后。夜来风雨送梨花。

温庭筠  南歌子词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棊。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许浑  寄桐江隐者
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严陵台下桐江水。解钓鲈鱼有几人。

许浑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逺。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过湘妃庙
古木苍山掩翠蛾。月明南浦起微波。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

赵嘏  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拈花小和尚 2025-1-16 08:11
回复
最后一首忘了是谁说过,可以将二四句倒换。
拈花小和尚 2025-1-16 08:13
回复
定睛看看,意思更好,格律不协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1-1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人万首絶句选卷七  七言五

髙蟾  金陵晚望
曽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崔橹  华清宫
门横金销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濵。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罗邺  放鹧鸪
好倚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花时迁客伤离别。莫向相思树上啼。

司空图  华下
故国春归未有涯。小阑髙槛别人家。五更惆怅回孤枕。犹有残灯照落花。

韩偓  寒食夜
侧侧轻寒翦翦风。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韩偓  闺怨
时光潜去暗凄凉。懒对菱花晕晓妆。初折秋千人寂寞。后园青草任他长。

陈陶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王偃  酒醒
酒醒拨剔残灰火。多少凄凉在此中。炉畔自斟还自醉。竹窓深夜雪兼风。

韦荘  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孙光宪  杨柳枝
阊门风暖落花干。飞徧江城雪不寒。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阑干。

杜荀鹤  新雁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疎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张泌  寄人 二首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

李九龄 山中寄友人
乱云堆里结茅庐。巳共红尘迹渐疎。莫问野人生计事。窓前流水枕前书。

蒋吉  旅泊
霜月初髙鹦鹉洲。美人清唱发红楼。乡心暗逐秋江水。直到吴山脚下流。

杜秋娘所歌  金缕曲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皎),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qiǎng)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àng),王(wàng)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ò)身不殆。
【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
【第二十章】绝学无忧。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sì)母。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yǎo)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hùn)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qiǎng)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guàn),燕处超然,奈何万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xiá zhé),善数(shǔ)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九章】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yào)杀人。夫乐(yào)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sāng)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jiàn),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三十六章】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bó);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fèi,“发”通“废”),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jué)。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谷gǔ)。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致数(shuò)舆(yù)无舆。不欲琭(
lù)琭如玉,珞(luò)珞如石。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
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wù),唯孤寡不穀(谷gǔ),而王公以为称(chēng)。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jiào),我
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xīxī),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ì)虎,入军不被(p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zhǎo),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xù)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jiàn)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迤yí)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cháo)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章】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zhǎng);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chài)虺(huǐ)蛇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章】知(zhì)者不言,言者不知(zhì)。塞(sè)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五十八章】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ì),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第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chóng)积德,重(chóng)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dǐ),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xù)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yé)?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xiào)。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
长(zhǎng)。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xíng)无行(háng),攘(rǎng)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pī,“被”同“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xiá)其所居,无厌(yà,“厌”同“压”)其所生。夫唯不厌(yà,“厌”同“压”),是以不厌(yàn)。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xiàn);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第七十三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wù),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第七十五章】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
【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bǎi)之器而不用,使民重(zhòng)死而不远徙(xí)。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zhì)者不博,博者不知(zhì)。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拈花小和尚 2025-1-17 00:55
回复
今天正想,抄完《论语》,先不抄《孟子》等,抄抄《道德经》。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右丞五律一百四首

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
侍从有邹枚,琼筵就水开。
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来。
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
天文同丽日,驻景惜行杯。

从歧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从歧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
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幔张。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
积翠纱窗暗,飞泉绣户凉。
还将歌舞出,归路莫愁长。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
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
春池百子外,芳树万年馀。
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书。
君恩深汉帝,且莫上空虚。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
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钟多。
月回藏珠斗,云消出绛河。
更惭衰朽质,南陌共鸣珂。

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
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
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
结束平阳骑,明朝入建章。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乔木带荒村。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
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公门暇日少,穷巷故人稀。
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
不知炊黍否,谁解扫荆扉。
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
纱帽乌皮儿,闲居懒赋诗。
门看五柳识,年算六身知。
灵寿君王赐,雕胡弟子炊。
空劳酒食馔,特底解人颐。
酬慕容上
行行西陌返,驻巾宪问车公。
挟毂双官骑,应门五尺僮。
老年如塞北,强起离墙东。
为报壶丘子,来人道姓蒙。

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喜祖三至留宿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
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
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酬贺四赠葛巾之作
野巾传惠好,兹贶重兼金。
嘉此幽栖物,能齐隐吏心。
早朝方暂挂,晚沐复来簪。
坐觉嚣尘远,思君共入林。

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鸟,何由寄一言。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归辋川作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韦给事山居
幽寻得此地,讵有一人曾。
大壑随阶转,群山入户登。
庖厨出深竹,印绶隔垂藤。
即事辞轩冕,谁云病未能。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筚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辋川闲居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敝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绿皮几,日暮隐蓬蒿。

淇上即事田园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与卢象集朱家
主人能爱客,终日有逢迎。
贳得新丰酒,复闻秦女筝。
柳条疏客舍,槐叶下秋城。
语笑且为乐,吾将达此生。

过福禅师兰若
岩壑转微径,云林隐法堂。
羽人飞奏乐,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阴水更凉。
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

黎拾遗昕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
促织鸣已急,轻衣行向重。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
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消炎热,能生大地风。

郑果州相遇
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
床前磨镜客,林里灌园人。
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崔驸马山池
画楼吹笛妓,金碗酒家胡。
锦石称贞女,青松学大夫。
脱貂贳桂酌,射雁与山厨。
闻道高阳会,愚公谷正愚。

送李判官赴江东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送封太守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轼车番。
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
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送严秀才还蜀
宁亲为令子,似舅即贤甥。
别路经花县,还乡入锦城。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

送张判官判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送岐州源长史归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
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送张道士归山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
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
人间苦难住,天上复离群。
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同崔兴宗送瑗公
言从石菌阁,新下穆陵关。
独向池阳去,白云留故山。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
一施传心法,惟将戒定还。

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得返柴扉。

留别钱起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
云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送丘为往唐州
宛洛有风尘,君行多苦辛。
四愁连汉水,百口寄随人。
槐色阴清昼,杨花惹暮春。
朝端肯相送,天子绣衣臣。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问珠官俗,来经石劫春。
东南御亭上,莫使有风尘。

送崔九兴宗游蜀
送君从此去,转觉故人稀。
徒御犹回首,田园方掩扉。
出门当旅食,中路授寒衣。
江汉风流地,游人何处归。

送崔兴宗
已恨亲皆远,谁怜友复稀。
君王未西顾,游宦尽东归。
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
方同菊花节,相待洛阳扉。

送平淡然判官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
黄云断春色,面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别,交河出塞流。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支头。

送孙秀才
帝城风日好,况复建平家。
玉枕双文簟,金盘五色瓜。
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
莫厌田家苦,归期远复赊。

送刘司直赴安西
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送方城韦明府
遥思葭菼际,寥落楚人行。
高鸟长淮水,平芜故郢城。
使车听雉乳,县鼓应鸡鸣。
若见州从事,无嫌手板迎。

送李员外贤郎
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橦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归来幸可将。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张五□归宣城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
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凄凄。
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送友人南归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送贺遂员外外甥
南国有归舟,荆门泝上流。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
樯带城鸟去,江连暮雨愁。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送杨长史赴果州
褒斜不容巾宪,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邢桂州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横吹杂繁笳,边风卷塞沙。
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
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
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

送孙二
郊外谁相送,夫君道术亲。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
祖席依寒草,行车起暮尘。
山川何寂寞,长望泪沾巾。

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南陌去悠悠,东郊不少留。
同怀扇枕恋,独念倚门愁。
路绕天山雪,家临海树秋。
鲁连功未报,且莫蹈沧洲。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登辨觉寺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外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凉州郊外游望
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春日上方即事
好读高僧传,时看辟穀方。
鸠形将刻杖,龟壳用支床。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
北窗桃李下,闲坐但焚香。

泛前陂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
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澄波淡将夕,清月皓方闲。
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
世上皆如梦,狂来或自歌。
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
药倩韩康卖,门容向子过。
翻嫌枕席上,无那白云何。

登河北城楼作
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
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
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
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

登裴迪秀才小台作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被出济州
微官易得罪,谪去济川阴。
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
闾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纵有归来日,多愁年鬓侵。

千塔主人
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
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
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
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晚春闺思
新妆可怜邑,落日卷罗帷。
炉气清珍簟,墙阴上玉墀。
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向晚多愁思,闲窗桃李时。

戏题示萧氏外甥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
老夫何足似,敝宅倘因之。
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
郄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待储光羲不至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晓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听宫莺
春树绕宫墙,春莺啭曙光。
忽惊啼暂断,移处弄还长。
隐叶栖承露,攀花出未央。
游人未应返,为此思故乡。

早朝
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
城乌睥睨晓,宫井辘轳声。
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
仍闻遣方士,东海访蓬瀛。

愚公谷三首
愚谷与谁去,唯将黎子同。
非须一处住,不那两心空。
宁问春将夏,谁论西复东。
不知吾与子,若个是愚公。

吾家愚谷里,此谷本来平。
虽则行无迹,还能响应声。
不随云色暗,只待日光明。
缘底名愚谷,都由愚所成。

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不寻翻到谷,此谷不离心。
行处曾无险,看时岂有深。
寄言尘世客,何处欲归临。

杂诗
双燕初命子,五桃初作花。
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
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
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过秦皇墓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
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
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
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功德冠群英,弥纶有大名。
轩皇用风后,傅说是星精。
就第优遗老,来朝诏不名。
留侯常辟穀,何苦不长生。

谋猷为相国,翊赞奉乘舆。
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齐侯疏土宇,汉室赖图书。
僻处留田宅,仍才十顷馀。

旧里趍庭日,新年置酒辰。
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北阙辞明主,东堂哭大臣。
犹思御朱辂,不惜汙车茵。

久践中台座,终登上将坛。
谁言断车骑,空忆盛衣冠。
风日咸阳惨,笳箫渭水寒。
无人当便阙,应罢太师官。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
生擒白马将,连破黑周鸟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
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返葬金符守,同归石窌栖。
卷衣悲画翟,持翣待鸣鸡。
容卫都人惨,山川驷马嘶。
犹闻陇上客,相对哭征西。

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
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
旌旄转衰木,箫鼓上寒原。
坟树应西靡,长思魏阙恩。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二首
锦衣馀翟黻,绣毂罢鱼轩。
淑女诗长在,夫人法尚存。
凝笳随晓□,行哭向秋原。
归处将何见,谁能返戟门。

石窌恩荣重,金吾车骑盛。
将朝毋赠言,入室还相敬。
叠鼓秋城动,悬旌寒日映。
不言长不归,环佩犹将听。


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歌二首
束带将朝日,鸣环映牖辰。
能令谏明主,相劝识贤人。
遗挂空留壁,回文日复尘。
金蚕将画柳,何处更知春。

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
卜茔古二室,行哭度千门。
秋日光能淡,寒川波自翻。
一朝成万古,松柏暗平原。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何悟藏环早,才知拜璧年。
翀天王子去,对日圣君怜。
树转宫犹出,笳悲马不前。
虽蒙绝驰道,京兆别开阡。

兰殿新恩切,椒宫夕临幽。
白云随凤管,明月在龙楼。
人向青山哭,天临渭水愁。
鸡鸣常问膳,今恨玉京留。

骑吹凌霜发,旌旗夹格陈。
恺容金节护,册命玉符新。
傅母悲香褓,君家拥画轮。
射熊今梦帝,称象问何人。

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
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
心悲阳禄馆,目断望思台。
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

西望昆池阔,东瞻下杜平。
山朝豫章馆,树转凤凰城。
五校连旗色,千门叠鼓声。
金环如有验,还向画堂生。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拈花小和尚 2025-1-18 00:35
回复
厉害厉害,排版不大好,诗与诗之间没有分行。看起来长长的一大篇。明天来跟读。
风清扬 2025-1-18 00:50
回复
先整理成纯文本,在软件里设置间距
风清扬 2025-1-18 01:07
回复
好了
拈花小和尚回复风清扬 2025-1-18 09:09
回复
哈,果然清楚明了。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山悦读王维五律卷.jpg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印了一页枕上读,
确实很好啊,
明天再筛选一下,
留自己喜欢的。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排版还是不适合手机看,
得两句一行,明天再弄。
拈花小和尚 2025-1-18 09:08
回复
手机可以切换成手机版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完啦,来读书,开始删选王维五律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选了四十三首。还是有点多,打印下来看,空闲时候再筛选。

千山悦读王维五律卷.jpg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楼主| 发表于 2025-1-18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读杜甫的七言,选了几个短的。

十八家诗抄·卷十一
  杜工部七古一百四十六首
 
叹庭前甘菊花
  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漫开何益?
  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悲青坂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回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渔阳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天边行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大麦行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苦战行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去秋行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
  遂州城中汉节在,遂州城外巴人稀。战场冤魂每夜哭,空令野营猛士悲。 

姜楚公画角鹰歌
  楚公画鹰鹰带角,杀气森森到幽朔。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光禄坂行
  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

自平
  自平宫中吕太一,收珠南海千馀日。近供生犀翡翠稀,复恐征戎干戈密。
  蛮溪豪族小动摇,世封刺史非时朝。蓬莱殿前诸主将,才如伏波不得骄。

阆山歌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青丝
  青丝白马谁家子?粗豪且逐风尘起。不闻汉主放妃嫔,近静潼关扫蜂蚁。
  殿前兵马破汝时,十月即为齑粉期。未如面缚归金阙,万一皇恩下玉墀。
  
近闻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

引水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云安沽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夜归
  夜半归来冲虎过,山黑家中已眠卧。傍见北斗向江低,仰看明星当空大。
  庭前把烛瞋两炬,峡口惊猿闻一个。白头老罢舞复歌,杖藜不睡谁能那?

大觉高僧兰若
  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
 
夜闻觱篥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发刘郎浦
  挂帆早发刘郎浦,疾风飒飒昏亭午。舟中无日不沙尘,岸上空村尽豺虎。
  十日北风风未回,客行岁晚晚相催。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
  

鲜花

1

查看全部鲜花

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千山论坛

GMT+8, 2025-2-24 17:1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